2019年11月14日星期四

第五章


第五章
(道性篇)

       一、原文: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(chú)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(tuó)(yuè)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
       二、译文:天地是没有偏爱某种事物的仁慈之心的,它看待万物就象看待祭祀用的草狗一样。圣人也是没有偏爱之心的,它看待百姓就像看待祭祀用的草狗一样。天地之间运化的状态,就象鼓风的器具一样,不使用的时候,虽然看着里面是空的,但实质上里面还是有物的,使用起来以后,鼓动的越多越快,风出的则越多。话说多了以后,就没有变数了,不如适可而止。
    
       三、分段译文及解析:
      1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1刍狗。
     1刍狗:古代祭祀用的草狗
     译文:天地是没有偏爱某种事物的仁慈之心的,它看待万物就象看待祭祀用的草狗一样。
     解析:天地是没有狭隘之心的,它并不会根据自己的喜好、厌恶而去影响万物,它不会干涉万物的自然生长变化规律,它看待万物是非常客观的,就像看待人们祭祀用的草狗一样,任其随着自然而变化。也正是不以自我的喜好干涉万物,万物才可以以最顺应自然规律的状态而生生化化。
     
     2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
     译文:圣人也是没有偏爱之心的,它看待百姓就像看待人们祭祀用的草狗一样。
     解析:圣人是顺应天地自然修炼自己的人,所以是遵从天道的,他遵循着自然的规律,不干涉百姓的自然生活,这样百姓才真正的安居乐业,顺天则昌。

     3天地之间,其犹1橐龠乎,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
    1橐龠:古代用在炉灶上,向炉内鼓风的器具。
     译文:天地之间运化的状态,就象鼓风的器具一样,不使用的时候,虽然看着里面是空的,但实质上里面还是有物的,使用起来以后,鼓动的越多越快,风出的则越多。
     解译:天地间的运化状态是自然而然的,是道的自然体现,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但是天地间的特性又象橐龠一样,如果以外力不断地鼓动它,它就会出现不断的变化,事物就不能自然的生息,以至于破坏了自然规律。

      4多言1数穷,不如守中。
     译文:说多了话以后,就没有变数了,不如适可而止。
    1数穷:没有变数了
     解译:当事物变得越细致、越具体的时候,它的变数就越少,就越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,这就是多言数穷。比如一个树木可以做成木板,木板可以做成筷子,筷子可以做成牙签,当树木做成木板时,还可以有很多用处,做家具、做围栏、做包装箱等等,但是当木板做成无数个牙签后,用处就很少了,也只能用它来剔牙了。在这段中的意思是顺应天道的人(主要是指圣人、王等行天道者),不能象鼓动橐龠一样,使社会产生动荡,致使百姓产生了爱恨情仇的具体利益相关体,其结果就是百姓不能顺天道而安然的生活。那么在这个情况下,还不如守在天道自然的状态中,不干扰社会的自然规律,百姓安居乐业,顺天则昌,这就是不如守中。如果从具体的修炼角度来讲,就是使自己的身体与道相合,不忘为,不贪求,不要为了追求自我的私利而强制身体达到某种状态,以至于扰乱了身体的自然秩序。

  四、运用法门:本章的运用分两个方面,一是合于天道做事的人,要客观的全面的看待事物,不以自我的喜好、私心去影响、改变事物,要守在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之中;二是修炼的人要守在道的状态之中,顺应自然修炼自己,不以自我的贪求,而改变身体合于道的自然状态。

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修行者的道德经感悟語

目录               《道德经》与《圣经》、《薄伽梵歌》并列为世界翻译版本最多的三大经典,《道德经》又是其中唯一原文为华文的著作。 但因其博大精深且言简意赅,还是需要白话翻译或老师带领,有心想要了解的人,才可能学到其中堂奥。    《道德经》被很多人以哲学角度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