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
(道行篇)
一、原文: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;下德无为而有以为;上仁为之而无以为;上义为之而有以为;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 则攘(rǎng)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前识者,道之华,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二、译文:上等的合于道的方法是没有方法的,这才是最合于道的方法;下等的合于道的方法是不失掉合于道的方法,就是没有合于道的方法。上等合于道的方法,没有为了达到目地而作为;下等合于道的方法是为了达到无为的目地而作为;上等的仁慈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地而作为;上等的义气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地而作为;上等的礼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地而作为,但如果对方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,就会伸起手臂指挥对方给与回报。所以,没有与道相合的层次后,才是为了与道相合而修炼的行为与方法,没有了与道相合而修炼的方法,才是仁慈,没有了仁慈,才有了义气,义气失掉了,就产生了礼。礼这个东西,它使忠诚和信任变薄,是祸乱的最主要原因。以礼作为行事方法的人,认为自己对事物有一定超前的认识,但是他所认知的却只是道所产生的表象,不是道的本质,但却是愚昧的开始。所以大丈夫要处于敦厚的本性,不要虚伪、浅薄;要实实在在,不要浮夸、张扬。所以要去除虚伪、浅薄、浮夸、张扬,取敦厚、实在。
三、分段译文及解析:
1、上(1)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
译文:上等的合于道的方法是没有方法的,这才是最合于道的方法。(1)德:合于道的方法或行为
解析:上等的,也就是最好的与道合二为一的方法是无法之法。因为大道是无形的,与之相合也不能有形。所以,凡是有为法皆不是上法。如果有能达到无为无形的,具有与道完全相合的方法,那就是真正的上等的合于道的方法。但是,世间却没有这样的具体方法。
2、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
译文:下等的合于道的方法是不失掉合于道的方法的,就是没有合于道的方法。
解析:修道者没有达到至高境界之前,是不可能直接达到与道相合的无为无形层次的,所以也只能以有为法入手修行。有为法,在本章被称为下等合于道的方法。在有为法中,以修行无为无形的至高境界为目地。有为法,是为了达到上等的与道合一的无为法之法。由于有为法不具有完全合于道的能力,所以说有为法不是真正的合于道的方法。也只能说以有为度无为,或以假度真的工具。
3、上德无为而无(1)以为
译文:上等合于道的方法,没有为了达到目地而作为。
(1)以为:目的、以此为目的。
解析:具有上等合于道方法的修道者,已经达到了修道者常说的上古真人层次,与宇宙相合,与天地同在,无限性的合于道,无为而无不为。并且散者为风聚者成形,可以进入宇宙各个空间,也就是达到了修道的最终目的。
4、下德无为而有以为。
译文:下等的合于天道的方法是为了达到无为的目地而作为。
解析:道家各个门派的最终修道目的,都是为了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上古真人层次,也就是常说的得道成仙,成为大罗神仙。所以道家各位先师不断的创造、发展,将宝贵的经验与大智慧的结晶传给了后代,形成了各个门派的有为法,比如内丹修炼等。其中,把有为化无为是最主要的核心思想。
5、上仁为之而无以为
译文:上等的仁慈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地而作为。
解析:真正仁慈者是无偿帮助人的,没有自己私下的目地,不求任何回报,这是真正的大爱无私。
6、上义为之而有以为
译文:上等的义气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地而作为。
解析:社会上很多人讲义气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私下目地,我对别人好,别人对我也有好,这样相互往来讲义气。但是当我对别人讲义气、够朋友时,对方却不讲义气,我也只是一笑了之,心胸宽阔些,不计较了。
7、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 则(1)攘臂而扔之。
译文:上等的礼为了达到自己的目地而作为,如果对方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,就会伸起手臂指挥对方给与回报。(1)攘臂:挥舞手臂
解析:对别人有礼,或者说有所作为,就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回报。如果别人没有回报,自我就很气愤,进而做出动作引导他回报。其实这样的礼,并不是礼貌的礼,而是虚假之礼,是为了达到自我目地的方法之一。这样的人心胸狭窄、自私,利益心强,一般都是社会上所讲的小人。如果惹上这样的人,会麻烦不断,迅速远离为上策。
8、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
译文:所以,没有与道相合的层次后,才是为了达到与道相合而修炼的行为与方法,没有了与道相合而修炼的行为与方法,才是仁慈,没有了仁慈,才有了义气,义气失掉了,就产生了礼。
解析:修道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,是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上古真人层次,这是修道的最高境界。但是,普通修道者不可能直接达到这个层次。所以,因为达不到这个层次,才有为了达到这个层次而修炼的行为及方法。不是为了达到修行目标的人,也就不属于修道者了,那么当他发自内心所做出来的慈爱,是没有所求的,这就是真正的大爱之人,他虽然没有修道方法,但却是世俗中非修道者的最高层次,因为仁者只有付出而不求回报,大爱无边,符合于道的本性。当失去了大爱无边的境界,就降到了为达到自我目标而讲义气的层次了,当义气失掉了,就降到了以礼交换作为条件而达到自我目地的层次。
在本段中,道、德是指着修道者所作为的,仁、义、礼是指着非修道者所作为的。
9、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
译文:礼这个东西,它使忠诚和信任变薄,是祸乱的最主要原因。
解析:虚假之礼具有表面道貌岸然,内怀狡诈伎俩的特点,与小人的特点相同,小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主人或朋友失去忠诚。这样就使得忠信变薄,社会道德丧失,秩序混乱,乃至出现祸乱。经实践证明,历史上很多事端,小人都是罪魁祸首。
10、前识者,道之华,而愚之始。
译文:以礼作为行事方法的人,认为自己对事物有一定超前的认识,但是他所认知的却只是道所产生的表象,不是道的本质,但却是愚昧的开始。
解析:所谓前识者,他是很聪明的,也就是常说的会耍小聪明。所以他总是认为自己看到了事物的现象,并且看得很明白。但是,岂不知他看到的只是道的浮华表象,因为耍小聪明的心态是自私的、狭窄的,以这样的心态只能看到事物的片面表现或阶段表现,而道是整体的,不可割裂的,并不能以具体的、狭窄的思想来解读事物整体的运化。正因为耍小聪明的人,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容貌,所以,其决策则是愚蠢的开始。
11、是以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译文:所以大丈夫要处于敦厚的本性,不要虚伪、浅薄;要实实在在,不要浮夸、张扬。所以要去除虚伪、浅薄、浮夸、张扬,取敦厚、实在。
解析:真正顺和于道的人,要处于敦厚的本性,实实在在的处事,不要耍小聪明,只有合于道的特性,才是修道人应具有的本质。
四、运用法门:本章之中,讲述了由道至德、仁、义、礼的分段层次,道和德是属于修道的层次,而仁、义、礼是属于世俗间的层次。其中,作为修道者来讲,下德是最为重要的。下德所修行的方法是以有求无,修道者的付出,是为了得到道,但是在思想中还不能为了追求得道而付出,要以无为处之,顺天道付出,这样才会得到天道信息能量的良好加持。
在无为的思想中获得舍得的平衡,是一个重要的应用法门。所谓下德,用好了是得道,用不好会变为福德,也就是修福的方法,或甚至于降至上义、上礼,那就失去修道的意义了。下德与上仁的区别是,下德的进行是以顺应天道自然规律为准则的行为,不仅对外舍善大众,而且对内修行自身,去除贪、嗔、痴三恶,返璞归真,并在修行中自然获取天道能量信息的加持,提高层次。上仁是非修道者在世间进行慈爱的付出,并不想获取回报。上仁者不懂修道法门,但他们会得到福报。如果他们有修道法门,则会比常人修行的境界要强很多。因为上仁者都是上士,有智慧、悟性好,所积累的福德也会转为能量信息加持自身。
对于福与道的关系,六祖慧能讲得非常好,其中有一段精华的阐述,不知是否可以给大家带来启悟:“迷人修福不修道,只言修福便是道,布施供养福无边,心中三恶元来造,拟将修福欲灭罪,后世得福罪还在。”另外,本章之中还讲述了修道人应具有敦厚的本性,要实实在在处事,不要有虚伪、浅薄的意识和行为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