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八章
(道行篇)
一、原文: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孰知其极?其无正也。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。人之迷,其日固久。是以圣人方而不割,廉(lian)而不刿(guì)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
二、译文:管理政务遵循着自然规律,承载而不彰显,不吹毛求疵,不刁难民众,民众也会淳朴和谐;政务彰显,压破民众,民众也会逃离。祸啊!福是与之相依偎的,福啊!祸是潜伏在其中的。谁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是怎么样呢?因为它没有最终的结果,正面的事物,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变成了反的,合于天道好的事情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变成了像妖怪一样的坏事情了。人们对这样的迷惑,已经很久了。所以圣人做事情方正但不伤害人,有棱角但不会将事物割裂,直率但是并不放肆,光明磊落但并不会闪耀刺眼。
三、分段译文及解析:
1、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
译文:管理政务遵循着自然规律,承载而不彰显,不吹毛求疵,不刁难民众,民众也会淳朴和谐;政务彰显,压破民众,民众也会逃离。
解析:循天道而行,不挑起无谓的事端,不设立刁难百姓的制度,百姓也不会想出一些与之抵抗的方法,社会自然和谐。反之,人们不是对抗,就是逃离。
2、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孰知其极?其无正也。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。
译文:祸啊!福是与之相依偎的,福啊!祸是潜伏在其中的。谁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是怎么样呢?因为它没有最终的结果,正面的事物,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变成了反的,合于天道好的事情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变成了像妖怪一样的坏事情了。
解析:天道自然规律是平衡的,有舍必有得,得到了必须舍,这个浅显的道理修道人应该都懂得。得到的通常认为是好的,它的对立面是损失的是坏的;舍出去的通常认为是坏的,它的对立面是好的。好与坏、舍与得它们是相互依存的,不可分割的。
有的时候是先得到再付出,有的时候是先付出再得到。平白无故得到的东西,作为修道者,第一个想到的就应该是付出,用付出以平衡得到的事物。如果付出晚了,天道的规律也会自然出现平衡,那样就会得不偿失,也或者出现灾难。
所以,一般还是先付出是最稳妥的,付出后必然会得到,不论从哪个方面得到,总之会得到。因为宇宙自然规律是平衡的,一定会从某个方面回来的。明白这个道理后,做人就不要小气,越付出越有,越小气越没有。
如果有针对性的做出舍,就会针对性的返回来。所以,针对于社会的治理,当政者首先要付出去,王者付出承载天下的精力,一切为了百姓,其结果,天下一定就是他的。
所以,有道的王者治理天下,会给予百姓充分享受幸福生活的条件,并不去有为的强行管理百姓,他得到的回报就是天下太平,江山稳固,过着高贵的帝王生活。
3、人之迷,其日固久。是以圣人方而(1)不割,廉而(2)不刿,直而(3)不肆,光而(4)不耀。
译文:人们对这样的迷惑,已经很久了。所以圣人做事情方正但不伤害人,有棱角但不会将事物割裂,直率但是并不放肆,光明磊落但并不会闪耀刺眼。
(1)不割:不伤害(2)不刿:不割裂(3)不肆:不放肆(4)不耀:不耀眼
解析:对于这样的舍得关系,世人不懂道的规律,所以一直都很迷惑。但是反观圣人是怎么做的呢?圣人做事的方法就是顺应着自然规律维护事物不把持事物,引导事物不主宰事物。维护和引导都属于舍,但这样的舍并不会强行改变事物的本质内因。
四、运用法门:本章讲述的是事物的舍得关系,同时也是福祸的辩证关系。使人明白了顺应天道规律治理国家,应先舍后得。舍弃强为的治理,就会得到百姓的民心;为百姓创造幸福生活的条件,就会得到稳固的江山,和高贵的帝王生活。在顺应天道治理国家时,应以维护和引导为主,把百姓引入幸福的生活道路,不能锋芒毕露的强行进行管理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