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
(劝道篇)
一、原文:希言自然。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孰为此者?天地。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故从事于道者,同于道;德者,同于德;失者,同于失。同于道者,道亦乐得之;同于德者,德亦乐得之;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二、译文:很少有人说这样的自然规律。比如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,急促的强大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。这是谁使它这样的呢?是天地。天地都不能使狂风和暴雨更长久,何况于人呢?所以顺应于道的自然规律修行的人,是同一类人;顺合自然规律做事的人,是同一类人;在社会上失败的人,是同一类人。循天修道的人,就会获得更好的修行状态与层次,道也会给与他加持;顺应道的自然规律做事的这一类人,自然规律的大门就向他敞开着;以在社会上失败的状态或品质做事的这一类人,自然就会得到低级的、失败的、没落地、庸俗的状态。对以上这样的观点,有的半信半疑,有的完全不信。
三、分段译文及解析:
1、(1)希言自然。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
译文:很少有人说这样的自然规律。比如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,急促的强大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。 (1)希言:很少有人说
解析:世间有很多自然而然出现的现象,但是人们并没有多加留意,所以也没有人讲。比如狂风(例:龙卷风)刮不了一个早晨,急促的强大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。就说明了事物是短暂的,不长久的。
2、孰为此者?天地。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
译文:这是谁使它这样的呢?是天地。天地都不能使狂风和暴雨更长久,何况于人呢?
解析:狂风和大暴雨是谁使它出现的呢?是天地。天地都不能使事物长久,而人力又能使事物长久吗?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。
3、故从事于道者,同于道;德者,同于德;失者,同于失。
译文:所以,顺应于道的自然规律修行的人,是同一类人;顺合自然规律做事的人,是同一类人;在社会上失败的人,是同一类人。
解析:所以,修行的人就会自然而然的走在一起;本章德者同于德中的德,是指着顺应自然规律做事的人,也就是说这样的一类人会走在一起;失者同于失中的失者,是指着做出的事情低下、衰落或为社会所不耻的人,比如屡教不改的惯偷,寻畔滋事的社会混混,以坑蒙拐骗为业的罪犯等等。这一类人是会走在一起的。比如,现今社会中的一个现象,东西被小偷偷走了,可能让另一个小偷去找,比报警寻找好得多,因为那些小偷多数都相互认识。有人助人打架,找了一个社会混混,他就会带了一群混混来。这就是人以群分,物以类聚。
4、同于道者,道亦乐得之;同于德者,德亦乐得之;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
译文:循天修道的人,就会获得更好的修行状态与层次,道也会给与他加持;顺应道的自然规律做事的这一类人,自然规律的大门就向他敞开着;以在社会上失败的状态或品质做事的这一类人,自然就会得到低级的、失败的、没落地、庸俗的状态。
解析:真正修道的人,道就会给与他;顺应道的规律做事的人,就会得到大自然的恩惠,顺天则昌;以失败品质做事的人,不好的信息就会与之共振,渐渐地周围就会出现了很多这一类人,自己也就真正的变为失败的人。
5、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译文:对以上这样的观点,有的半信半疑,有的完全不信。
解析:这些观点,有的人相信,有的人半信,有的人不相信。从这开始,就看出了不同类人群有着不同的思想,也就产生了人群的划分。
四、运用法门:本章的讲述的是世间没有永恒的事物,天地也不能使事物长久,人生更不长久。所以要抓紧有限的时间来修行,以期达到像上古真人一样与道同在。自然规律是人以群分,物以类聚,只要你能喜欢道,循道修行,道也喜欢你,会给予你相对应的结果。背离道的人,道也会远离他,他的人世间就会更加失落或短暂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